公司动态

新闻动态丨坦赞铁路见证中非友谊新征程

新华社卢萨卡11月18日电坦赞铁路见证中非友谊新征程 11月14日,两名孩子经过赞比亚中央省新卡皮林波什车站。新华社记者 彭丽君 摄 “我们正在对站内一段轨道更换新枕木。”西姆希指着远处一群忙碌的工人说道。只见工人们用套筒扳手、撬棍等工具将钢轨扣件、道钉一一拆除,将钢轨拆除,换上新枕木。新的卡皮林波什站是坦赞铁路的终点站。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,西至这里。中国政府为其建设提供无息贷款。 1976年7月14日,在该站举行仪式,热烈庆祝这条铁路正式移交坦桑尼亚政府还有赞比亚。记者在车站看到坦赞铁路终点立着一座纪念碑:1860.54369公里。这个标志着铁路全长的数字,是5万多名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与坦赞两国人民并肩作战,历时5年零8个月,用汗水、鲜血甚至生命书写的。 11月12日,两名当地人在赞比亚坦赞铁路纪念公园的纪念碑前瞻仰。新华社记者 彭丽君 摄 “走吧,我带你去机车车库,那里有中国制造的机车。”在车站工作了20年的火车司机杰克逊·马西斯带领记者沿着铁轨一直走到车站的尽头。 “这里有来自中国、美国、南非的机车,但中国制造的机车是最好的,动力强劲,可靠性高。”马修斯说道。在驾驶室里,马修斯和他的同事们热情洋溢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控制台、电气柜等设备。 “看!这里有中文标志。”他指着控制台上的铭牌——“北京东风机车电气设备”。车站站长穆科洛洛·钱达说:“印象最深的是在坦赞铁路客运列车上工作,看到铁路给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活力。我有很多中国朋友。铁路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,也加深了我们的友谊。” 11月12日,在赞比亚坦扎拉纪念公园,两名当地人参观了坦扎拉纪念馆。新华社记者彭丽君摄 坦赞铁路纪念公园还纪念中国。这座纪念公园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中心东北约20公里处。在茂密的森林中,庄严地保存着中赞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。 “每次我“走到这里,我的心总是被深深触动。”纪念公园工作人员托拜厄斯·林格维希说。“中国的孩子们离开家乡,为我们的国家修建铁路。他们是赞比亚人民真正的朋友。”在坦赞铁路及相关合作项目中,共有69名中国援助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其中18人安葬在赞比亚。纪念花园里陈列着当年建设者使用的工具、日常用品和重要影像,黑白照片定格了艰难的奋斗岁月。这是11月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林波什车站内的轨道14、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 林格维斯每天早上八点就和同事一起来到纪念公园打扫公园,他说,这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责任,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感人的历史,了解赞中友谊为何如此。”好深啊。”“开园以来,我们接待了很多参观团体,有大学生、中小学生。当然,还有很多中国朋友。”近半个世纪后,这条给中赞两国、奇马特与坦桑尼亚带来深厚友谊的“钢铁之路”也迎来了新的升级和复兴。11月14日,坦赞铁路工人在赞比亚中央省新卡皮林波希车站换枕木。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2024年9月4日,两国元首中国、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共同见证了《坦赞铁路启动项目谅解备忘录》的签署,“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将打开非洲在物流、贸易准入和市场方面的大门。我们的商品和服务生产商可以进入不同的市场。这不仅有利于坦桑尼亚、赞比亚和中国,也有利于该地区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当时表示。随着激活项目的进展,坦赞铁路的货运能力预计将增至每年240万吨,货物运输时间可缩短近三分之二。11月12日,不少当地人参观赞比亚坦赞铁路纪念公园。新华社记者彭立军摄 赞比亚交通与物流部长弗兰克·塔亚利近日坦赞铁路的复兴符合赞比亚政府建设“陆地相连的国家”的愿景,将使赞比亚成为中南部非洲的物流配送枢纽,被誉为“自由之路”,坦赞铁路将成为促进该地区贸易、创造就业、共享繁荣的引擎。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林波希站站台。记者 彭丽君 导演 Bruno Chinandou坦赞铁路局表示,全面战略合作后,坦赞铁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——不仅是交通运输,更是区域互联互通和“一带一路”发展合作的关键环节。为坦赞铁路服务了37年的钱达告诉记者:“我明年就会退休。几年后,当坦赞铁路激活工程完成时,我将带着家人乘坐全新的火车,一路骑行到达累斯萨拉姆。” 11月12日,在赞比亚坦赞铁路纪念公园,不少当地人参观坦赞铁路纪念馆。新华社记者 彭丽君 摄